图为工作队员入户调查
今年10月下旬以来,百色市右江区泮水乡平泮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队员对全村6个自然屯、12个村民小组的所有农户共1560人展开贫困户精准识别,克服三个屯未通进屯路的困难,徒步走村入户,连续作战,采取看屋里屋外看林权证的方法,严格识别标准,实事求是,坚决杜绝“富人戴帽,穷人落榜”的现象发生。截至目前,该村需识别349户,已识别392户,识别率112%。对新户和偏远分散户全覆盖,未漏一户一人,对63户低保认真填写一式两份表,实现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领导,夯实工作组织保障。平泮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队由区统战部、文联、调处、乡政府等部门的领导干部、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8人组成。建立队长、组长、队员责任制,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可朔性责任追查制”,即按照谁调查、谁登记、谁审核、谁负责的工作职责,对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追责。队长是直接责任人,每天负责汇总上报,对存在问题及时召集队员开会研判,明确工作方向,落实工作职责。村“两委”班子8人以及12个组长负责带领工作队员上门入户调查,不参与评分。
二、培训“练兵”,统一思想规范流程。除了从区级到乡级的层层严格培训“练兵”外,驻村后每一个队员还要接受一次“毕业考”,挂村领导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刘丽珍亲临现场监督。当天8名队员对同一个农户家评估打分后,各自写下姓名打分后当即交“卷”。“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6名队员平均65.5分。不合格的两个队员要查找原因。”刘部长认真的说。接着第二户、第三户,直到8名队员同时亮出比较接近的分数为止。在随后的入户调查中,有一个农户想蒙混过关,隐瞒真相,故意带队员们进到隔壁一家未装修的房子,经检查发现后队员们又重新进到他家评估,实事求是地在精装修加分一栏打上10分,确保了整个评估打分工作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三、宣传动员,精准识别稳扎稳打。通过召开动员会、广播和张贴精准识别四级投诉电话等方式,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林篓屯是我们村的八角大户,大家入户的时候要统计林权证上的林地面积,20亩以上的都要加10分”队长韦寿柏在分组入户前提醒大家道,接着四个小组8名队员在村组干的协助下立即按列好的农户名单分头开展工作。“这一户没有种植面积,田地丟荒要相应加上10分。”当天在队员交叉检查的时候,女队员小农当即给一份评估表做了纠正。同时平泮村把精准识别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生态乡村、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以精准扶贫工作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四、走村入户,妥善处理突发事件。10月23日下午3时,当队员黄文明与莫海潮正在下泮屯进行入户调查评估时,隔壁的两家兄弟突然发生激烈争吵,弟弟武某喝够酒便怀疑哥哥文某偷了自家晒在楼顶准备用于绑甘蔗的几把竹篾,冲动的武某趁着酒气抡起板凳眼看就要砸过去,当时文某媳妇正坐在门口抱着婴儿喂奶躲开已经来不及两名队员和村委副主任苏福飞听到争吵声立即放下手中工作,见此情景立即冲过去迎着被板凳砸到的危险夺下板凳,众人合力将武某拉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胡乱怀疑哥哥还要动手打人,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伤了人你还要付法律责任。两兄弟只有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才能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扶贫工作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知道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很重......”队员黄文明深有感触地说。
( 2015-12-18)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