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陕县一农民家门口挖出九座抗战时期战士墓碑

群众将刚挖掘出的墓碑摆放整齐 徐洪波 摄

  12月16日,三门峡市抗战研究爱好者张杰致电本报热线电话称,12月13日,陕县张茅乡麻塘湾村吉家河自然村村民刘勤在自家院落前的土坡里,挖出了9座抗战时期的战士墓碑,目前仍有六七座散落在地头尚未挖掘,此事对研究豫西地区抗战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6日上午10时,记者跟随张杰来到吉家河村,在村民刘勤家大门外的一个土坡上,看到了挖出来的战士墓碑。这些墓碑长约120厘米、宽约40厘米、厚约10厘米,将墓碑上的杂草和泥土清理干净后,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辨:“杨焕成,陕西商县人;王海清,甘肃固始人;金有墓,豚县人;王忠阳,甘肃静宁人;薛纪生,陕西大荔人;赵学礼,河南新蔡人;钱凤文,陕西安康人;方牛,河南正阳人;权景龙,陕西蒲城人……”碑文中明确记载了9位战士所属的陆军部队番号,其中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15岁,多为民国30年(1941年)病故于“六一兵站医院”。
  刘勤激动地说:“我是在修理家门前的水渠时挖出这些墓碑的,一同挖出的还有一座陇海铁路界碑,现在还有好多墓碑埋在地下,其中有一座墓碑又大又厚,上面刻着‘上校’还是‘少校’的字样,估计是位将领……”
  为了解那段久远的历史,记者走访了吉家河村多位年长的老人。今年82岁的村民董银刚说,刘勤家门前的土地又叫“伤兵坟”,1940年左右,张茅乡附近建有一座兵站医院,名为“六一兵站医院”。1941年中条山战役后,大批负伤士兵从山西经茅津渡被运至该医院进行治疗,许多士兵因伤势严重相继去世。为了表示纪念,当地一位姓张的村民捐出两亩地安葬他们,并为每个人立了碑。“当时我只有十几岁,隐约记得‘伤兵坟’上立有四五排墓碑,有200多座战士墓。”董银刚说,1958年,当地村民在开垦荒地时,将“伤兵坟”平整后用于耕种,墓碑则堆放在一旁的沟渠中,之后村里便很少有人再提及此事了。
  “由此可以推断,这9位战士应该是参加中条山战役时受伤,在张茅的兵站医院不治身亡的。”张杰认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人们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不能忘记这些为国捐躯的人们,建议相关部门能对此处进行勘查、保护,以供后辈瞻仰,同时帮助这些战士的后代寻找亲人的魂归之处。
  目前,位于吉家河村的陕县粮食局张茅粮管所的工作人员主动表示,愿意提供库房暂时保管这些墓碑,随后他们再和相关部门协商怎样处理,本报将持续关注此事。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2015-12-18)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5中国区域经济招商网 河北绿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www.zgzhaoshang.com)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378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