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兴隆屯地瓜干 绿博会获金奖

“咱们村的地瓜干获得中国绿博会金奖了!”连日来,在南票区虹螺岘镇兴隆屯村,人们在相互传递着这样一个好消息。中国绿博会是国内绿色食品产业专业性最强、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绿色食品贸易盛会,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子能够有土特产获得绿博会金奖,难怪大家这么高兴。

  获奖地瓜干的规范名字是“辽西文君牌甘薯”,生产者是虹螺岘文君甘薯专业合作社。提起11月初从西安第16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捧回大奖,合作社理事长李君仍激动不已:“这是合作社200多个会员的大喜事,我们一定继续努力,生产出更多绿色食品。”

  12月2日上午,在兴隆屯村的一个农家大院,记者品尝到了李君烀好的地瓜。“这是稀瓤的,比较甜;这是干瓤的,味道像栗子,膳食纤维丰富……”院子里满是晾晒着的地瓜干,红彤彤的一片,与还未融化的冬雪形成了鲜明对比。

  “说实话,16年前我还真没想到能有今天的成果。”看着在绿博会上获得的奖牌,43岁的李君向记者聊起了她们村种植地瓜的经历。

  1992年,李君以3分之差高考落榜,选择了回家务农。1994年,她养起了肉食兔,结果以失败告终。结婚后,她开了一家美发店,闲暇之余订阅了一些农业报刊,希望从各类农业信息中寻求适合自己的项目。1998年,收音机里“山东寿光农民靠早熟地瓜发家”的新闻引起了李君的兴趣。她立即到寿光买来了这种地瓜秧苗,用半亩地进行试验种植。

  当时的种薯价格是每公斤8元,而本地的仅4角钱一公斤。“咋这么贵?”村民们都很惊讶,看过后不住地摇头:“这和咱本地的也没啥两样啊?”可到了7月中旬的收获季节,大家不得不刮目相看。那时本地品种刚刚伸蔓,李君的地瓜却已经上市了,薯形好、味道甜,很快被抢购一空。每公斤售价4元,扣去成本,纯收入5000多元。这在村里成为一个爆炸新闻,村民们感叹道:“这真是一斤顶20斤啊!”

  从此,李君走上了地瓜种植之路。为了不断“充电”,她每年都要花1000多元订阅农业刊物,看到关于地瓜的知识就收集。2000年,她开始自己育苗,发现“育”比“种”的技术含量高多了。由于没控制好棚里的温度,她第一次育苗的出芽率很低。最后算下来,还不如直接买苗划算。后来,她又翻书找资料,才掌握了适宜出芽的温度和湿度,育苗的效果越来越好。目前,仅种苗繁育一项,就给她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2002年,李君专程到山东庭院经济研究所学习,拿回了100公斤高产地瓜868的种子。育苗成功后,她把自家土地全种了地瓜。种植过程中,李君逐渐向优良品种靠拢,不断研究农业发展方向及农产品市场规律,并与一些大专院校建立了往来合作。多年来,她先后从辽宁农科院、河北农科院、山东农科院、河南及国家甘薯研究所引进了90多个甘薯优良品种,筛选出20多个适合本地种植的,并分成鲜食型、淀粉型、早熟型、果脯型等特色品种。“地瓜这东西长相差不多,可里面的学问可多了,有红薯、白薯、紫薯等等,有的适合烤,有的适合蒸煮,有的适合做成淀粉……”李君告诉记者,地瓜里含有花青素,是最好的自由基清除剂,不仅抗癌,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病症,还具有美容功效,“欧洲人管这叫‘可口服的美容化妆品’。红心地瓜还有很高的维生素A、B和葡萄糖,能够抗疲劳和抗衰老。”李君对记者说,现在大部分农民选地瓜品种时,只追求高产,而她推荐的品种往往是市场需要的。“我推荐种植的‘迷你小薯’,长度也就10厘米,微波炉就能烤熟,吃着也方便,在市里特别受消费者欢迎,能卖到6元钱1公斤,几乎是普通地瓜价格的两倍。”

  从2006年起,李君的地瓜由自己送市场卖,变成了在家里等人上门收购,她也成了有名的“地瓜大王”。在她的带动下,一些村民也种起了地瓜,并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其中许多人种植的红心地瓜,亩产在3000公斤左右,最高可以达到4500公斤,收入要比大田多四五倍。2009年,李君注册了南票区虹螺岘文君甘薯专业合作社,对成员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如今,文君甘薯合作社不仅注册了“辽西文君牌”商标,还对产品进行了包装,产品销往国内多地的批发市场及大型超市,并建立了“辽西文君烤薯”连锁队伍。目前,合作社成员已有200多户,总种植面积3000多亩,创收1200万元,成员人均收入2万元。

  除了11月初获得中国绿博会金奖,“辽西文君牌甘薯”还在9月的第9届中国辽宁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我们采用的是铁锅加木柴的方法烀地瓜,不用电或者是液化气,口感特别好。制作过程中,我们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地瓜干晒干后进行真空包装,整个过程都是手工操作,保证卫生、安全。”正当李君向记者介绍时,两名来自锦州的微商前来采购。对方告诉记者:“这种红心地瓜干在网上卖得很火,很多都是回头客,尽管价格比别家的高,但依然供不应求。我们基本上是两三天就取一回货,每次都是上千斤。”

  这几年,李君每年的地瓜种植面积都在20亩左右,其中一部分是试验田。这些试验品种往往不卖,留着观察耐储性等特点。“我对自己的绿色产品绝对有信心,已经把食用薯打进了大润发、华联等超市。将来我们合作社要发展更多中高端产品,把品质优良的地瓜卖到全国市场。”

(葫芦岛市南票招商局    2015-12-3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5中国区域经济招商网 河北绿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www.zgzhaoshang.com)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378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