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鹿邑服务中心暨鹿邑电商产业园启动仪式在鹿邑县电子商务产业园隆重举行,标志着鹿邑县运营中心及遍布全县26个乡镇、办事处的50个村级服务站正式营业。鹿邑县高度重视电商事业发展,周口市委常委、鹿邑县委书记朱良才同志亲自与阿里巴巴集团洽谈有关农村淘宝项目事宜并成功签约,积极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该项目从签约到开业仅仅利用40多天的时间,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了开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体现了老子故里的速度和效率。为切实打造覆盖“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鹿邑县委、县政府周密组织,精心筹备,采取得力措施,确保了该项目顺利实施。
一、高度重视,成立工作机构
2015年9月10日,县政府与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农村淘宝项目合作签约后,为确保项目快速启动实施,9月23日,鹿邑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农村淘宝项目动员会,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梁建松任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付吉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建华任副组长,组织部、宣传部、财政局、商务局等17个有关部门参与的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项目工作执行小组。工作执行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5个工作小组:综合协调组、宣传组、村点事务组、业务联络组、督导组。全面负责村级层面的总体规划、工作方案、政策出台、宣传发动、选点选人、督查推进等重大事项。
二、全面宣传发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鹿邑县各乡镇、办事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布置和要求,及时安排部署,细化工作任务,集中主要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各乡镇、村领导干部放弃节假日,迅速开展工作。一是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广泛利用广播、会议以及上门入户等多种方式,让广大群众了解、接受和使用“农村淘宝”,使广大群众都能了解“农村淘宝”是什么,能为自己提供什么服务,带来什么好处,自己需要做些什么,为“农村淘宝”扎根农村,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各乡镇、村(居)委会设立报名处,由专人负责审查报名人员资格及条件,同时对报名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以确保合伙人整体素质。由于宣传发动及时,措施得力,报名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全县村级淘宝合伙人报名人数达4000多人。经过对报名者经笔试、面试等环节,选出300多名综合素质优秀者交由阿里巴巴公司最终裁决,阿里巴巴公司通过面试选出169名准合伙人进行了为期3天的创业能力检验,最终50人通过考核,被正式确定为鹿邑首批农村淘宝合伙人。2015年11月2日至4日,在鹿邑县烟草大酒店由鹿邑县政府出资,阿里巴巴公司指定河南天地之中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对50名农村淘宝合伙人进行3天的封闭式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电商知识、实际操作等,为他们做好村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政策支持,助推电商项目快速发展
鹿邑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鹿政〔2015〕17号)文件,从2015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电子商务发展扶持,重点打造鹿邑电商物流园、县级电子商务中心及鹿邑特色馆。2015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电子商务发展扶持,重点打造鹿邑电商物流园、县级电子商务中心及鹿邑特色馆。自2016年起,4年内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电商发展扶助资金,用于支持县内各类电商企业创业、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行业,用于奖励得到上级表彰的单位、企业或个人,扶持电子商务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发展,同时为网上创业提供信贷支持。
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中,为调动村淘合伙人的积极性,鹿邑县政府对每个服务站每年补贴房屋租金1500元以及免费培训等。
四、突出重点,推进平台建设
一是做好鹿邑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以是锦毛都为依托,组建鹿邑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计划三年内投资8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总占地380亩,一期占地100亩,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预计1.5年内一期完工;二期占地280亩,投资5亿元,3年之内完工。力争2016年底电商企业30家进驻。二是以中国供销物流园为依托,建设中国供销集团电商物流产业园,计划三年内投资7亿元,占地130亩,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电子商务大厦,特色馆、供销电商示范区,运营中心,电商协会,小微电商金融服务中心,产业孵化基地、仓储区、物流区、大企业电商区,形成覆盖鹿邑县及周边县市的物流配送、农资服务体系。
在省商务厅的精心指导下,通过不断努力,鹿邑电商得到了快速发展。近期签约或计划签约入驻鹿邑电商产业园的有京东商城、卖货郎、乐意网、供销e家、谷歌、云书网、买多网、喜买网、乐村淘等9家电商企业。2016年上半年将入驻电商企业20家。今年6月份与深圳卖货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年底可建成运营中心1个,旗舰店5个,村级服务站150个,下一步投资5亿元建鹿邑县卖货郎电子商务产业园。
(河南省商务厅 2015-11-2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