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五
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对于正处在转调发展关键阶段的莱芜更是如此。“坚持开放共赢,提升合作交流层次”,是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全市各级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不断增创莱芜开放发展新优势。
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使我市成为“活力之城”。处在山东“心脏”位置上的莱芜,是鲁中高速公路枢纽,多条高速路、国省道在此交会;在区位优势上,坐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接受济南、青岛辐射,承接产业项目转移,展开配套合作更为便利。而国家“一带一路”、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也让我们具备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优越条件,对于推进我市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极为有利。
开放是地方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共赢,就要加快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实现“五个同城化”,打造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坚持开放共赢,就要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逐步扩大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规模,提高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出口比例,不断改善我市出口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巩固日韩、欧美、港澳台等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东盟、俄罗斯、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加强和整合外经贸队伍,鼓励和引导出口企业做大做强。
坚持开放共赢,还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一方面要提升“引进来”的质量和效益,做好引资、引智和引技工作,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等方面下更大力气;另一方面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推动我市钢铁、水泥、纺织、建材、能源、机械加工等优势产业、富余产能向国外转移,鼓励更多企业主动走出去开展投资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深度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扩大外派劳务数量,提升外派劳务层次。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唯有大开放,才有大发展。全面发挥我市对外开放的潜力和优势,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就一定能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就一定能书写莱芜对内对外开放的历史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