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我国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十三五”规划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金融改革的发展蓝图已然绘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景正在铺展开来,银行业应当如何抓住历史时机,把“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日前,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就上述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您如何认识“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您最关注其中哪些问题?
刘晓春:“十三五”规划是我国向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建议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作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目标,我认为这个目标设定体系背后蕴藏着两大特点。
一是坚定了发展信心。“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实际上确认了未来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至少要达到年均6.5%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更表示,“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今后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这充分反映出中央对未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这也是对各种看空、做空中国经济的势力作出的自信回应。
二是符合国情,以人为本。“十三五”规划建议除了提出经济增长目标外,还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其他4个方面要求,包括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以及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等。新常态下,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建立在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需要有效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十三五”期间党中央不仅关注经济总量的增长,更看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我最为关注的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全新高度,明确将“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10年前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今年9月份在访美期间更宣布会在2017年先于美国设立碳排放交易体系。这些都充分反映出党中央及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化,治理决心不断增强,各项措施也在不断加速推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将伴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优化,我国人民可以充分享受丰厚的“环境红利”。
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浙商银行将聚焦绿色经济的需求方,也就是为环保企业拓展更大的需求市场。在这方面,我们将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产品和服务。
记者:“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浙商银行将怎样贯彻落实中央的这一要求?
刘晓春:“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这对商业银行发展路径选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十三五”期间银行业经营环境不同以往,利率市场化时代正式到来,人民币国际化、经营综合化等相关金融改革也将不断深化。如果简单追求资金投放的规模,不注重质量和效率,不仅无法发挥金融对经济的引擎作用,商业银行也无法在新常态背景下顺利转型升级,获取比较优势。商业银行如何切实做到效率的提升,我们认为关键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经营发展本质,在产品供给端和消费端同时拓展金融市场空间、提升资金要素供给效率,实现服务效率和自身效益的双丰收。
围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目标,浙商银行提出了“全资产经营”战略,将积极贯彻党中央部署及监管要求,聚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全面发力“互联网+”、“双创”、普惠金融等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金融解决方案,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
浙商银行立志打造企业流动性服务银行,帮助企业盘活可货币化的流动性资产,降低流动资金融资总量,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融资的灵活性、降低融资总成本。例如,浙商银行推出的涌金票据池、涌金资产池等产品,就是应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重构产品与服务,将企业的银票、商票、国内信用证、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打包管理,将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操作和管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融为一体,通过企业自助操作提供入池资产托管、结算、增值、质押融资、配套授信额度、上下游对接等个性化综合服务,提升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与集团化管理能力。
在小企业业务上,我们在继续坚持“近、小、好”目标客户定位的同时,将更加关注新兴业态及新一代创业者群体,形成具有浙商银行特色的专业化、标准化、模块化小企业授信作业模式。
记者: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创新的不竭源泉。“十三五”期间,浙商银行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方面有哪些目标和规划?
刘晓春:“十三五”期间,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面临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跨界竞争加剧、行业门槛降低、财政体制改革、监管思路变革等一系列重大变化。高利差、高投放、高增长的旧时代一去不返,依靠创新转型与市场运作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浙商银行在这一阶段的基本战略是“全资产经营”,发展理念是“改革合作创新”。
“全资产经营”的核心是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中,加强与银行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统筹管理与集约经营,推动信贷类资产、交易类资产、同业类资产、投资类资产的多元发展;通过综合经营与业务联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持续强化面向市场与客户体验导向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同时,以资产经营能力驱动负债,实现各类资产与负债在来源、期限、成本上的战略性与策略性匹配,进而重塑资产负债表,提升市场竞争力。
“全资产经营”是经营战略而不是业务策略,某一类业务的重要性是随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而变化,而经营战略不仅指业务的拓展,更涵盖前、中、后台的管理和协调,是涵盖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从资产配置到负债组织、从内部管理到市场拓展的全面、全程协调,综合、互动、均衡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我们的市场角色将从资金与信用中介向资本与信息中介转变,获客渠道将从各条线单兵作战向板块间联动协同转变,业务导向将从持有资产向交易资产与代客管理转变,发展形态将从资本密集向技术密集与智力密集转变。
基于以上转变,浙商银行“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在全国市场对标不同领域的先进同业,努力成为公司客户最认可的财务顾问、小微客户最需要的创业推手、个人客户最信赖的财富管家、同业客户最默契的合作伙伴,从而将浙商银行打造成最具竞争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