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揭牌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当天上午,上海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揭牌。国家林业局上海专员办副巡视员万自明,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陆月星,市旅游局、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以及县委副书记、县长唐海龙,县委常委、副县长吴召忠等出席揭牌活动。
西沙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4500亩,是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园内主要保存着两大类十七种典型的地质遗迹,展示着世界第一大河口冲积岛沧海桑田的地质景观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也被誉为“地球之肾”和“天然物种库”。据联合国环境署权威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西沙湿地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共有种子植物46种,记录到的鸟类有26种,最为常见的有大白鹭、绿头鸭、震旦鸦雀等。
2008年9月开始,西沙湿地通过生态引鸟、植物多样性配置、水处理净化等工程,修复建成一个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湿地生态示范区,同时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学习科普知识的场所。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活动现场,志愿者、市民代表及媒体记者100多人参加了“湿地乐悠游低碳健康行和芦苇轮割”活动,以实际行动呼吁人们保护湿地,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