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韩自贸协定自去年12月20日生效以来,减免了两国间上千种类别商品的进出口关税,为烟台相关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针”。截至6月20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半年。烟台70余家企业共在中韩自贸协定下受惠进口韩国原产商品670余批次,货值2.78亿元,仅减免税款一项,就达到645万元。
中韩自贸区建设,给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烟台,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烟台聚集韩资企业近千家,可以预见,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实施,韩国进口商品关税逐步下降,成本进一步降低,烟台对韩贸易企业获益不断增加。
中韩自贸区建设,也在化解烟台面临的“成长的烦恼”。经济发展新常态时,烟台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有着这些困惑,譬如,本产业转移。当烟台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时,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动力与要素。而中韩自贸的加快建设,无疑为我市提供了这样的基础与动力。自贸协定的达成,将实现货物、人员、资本的自由来往,进一步提升双方贸易、投资机会,让烟台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获得可持续性蓝色动力。
进一步而言,事实证明,无论是中韩自贸,还是中澳自贸,抑或是中瑞自贸、东盟自贸,自谈判那一刻起,就承载了老百姓对改善消费环境、优化消费结构的殷切期待。具体来说,韩国的化妆品,瑞士的手表、高级医疗器械,东盟的热带水果,智利的红酒,澳大利亚牛羊肉……当广受青睐的国外商品,能够以更轻松的姿态、更亲民的价格、更丰富的种类进入我国市场,那些看得见的开放、摸得着的实惠,很大程度上将给予分属不同国度的供需两端,超过产品价值本身的回馈与激励。
统计显示,我国已签署实施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惠及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相关企业。目前,世界正处在衰退与增长的分水岭,美英等国出现了复苏的势头,但仍有许多国家挣扎在停滞和衰退边缘。而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势头,每年增量相当于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这些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需求,创造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独行快,众行远。诸多发展经验都证实,贸易环境优化的影响,往往是整体性的。面对世界经济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应当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眼下,中韩自贸前景远大,该是烟台的新机遇、强机遇、好机遇。推进中韩“蜜月”仍需政策加力,扩大对韩贸易规模,释放自贸红利,为中韩自由贸易提供先行示范,打造更具成效的中韩双边合作“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