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我省将建百个离岸创新合作经济体

地热开发、土壤修复实验室、720度全景相机……在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的中国(武汉)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中心,数十个从海外引进的高科技项目已落地,还有血管纹路身份识别系统、灾害救难机器人等一批新项目列队待入。
    昨日,记者从省科协获悉,我省现已建立4个国家海智工作基地,位列全国第五、中部第一。“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合作共建100个离岸创新合作经济体。“海智计划”由中国科协和35个海外科技团体共同发起,旨在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目前,我省建有武汉、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宜昌等4个海智工作基地。成立于2015年11月的中国(武汉)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则是海智工作基地的升级版,该中心重点布局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区域,建设新型科技项目库、境内外高层次科技专家库、企业需求库、专利技术库、视频网络平台,先期打通国内外科技供需双方的信息屏障,提高科技供需对接精确度。
  “一批国外大学院所、跨国企业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回国创业,直接实现了我国核心技术和前沿产业的‘弯道超车’。”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美国归来的闫大鹏博士研制的万瓦光纤激光器,打破了国外垄断;由一支留美多年的博士团队回国创立的安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被称为“21世纪内镜革命”的可控胶囊内窥镜。
    “通过合作,可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降低生产成本。”位于襄阳的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在省科协帮助下,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锂电池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该公司以杨骏兵博士为主的科学家及工程师团队成为我省“海智计划”引进人才。杨骏兵是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硅-石墨烯发明者,也是世界领先的先进电池和碳材料研究者。双方的合作将硅-石墨烯材料商业化,在下一代锂电池上应用。
    省科协党组书记叶贤林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武汉)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将实现“3个100工程”,即网罗高层次国际知名领军创业人才100名,在世界各国、重要大学、创新园区建设网络节点100个,合作共建离岸创新合作经济体100个。重点开展欧美等发达国家海智专家、科技社团荆楚行活动,强化现场交流对接,寻找项目,转化成果;结合省十大重点产业人才集聚计划,邀请海外知名科学家和专家来鄂进行学术交流、决策咨询,开展产业发展前沿研究。

    (湖北日报)




(武汉市商务局    2016-09-2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