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我市将在市领导小组架构之下,再围绕一批重大创新改革事项成立若干专项小组,分别由市领导领衔突破,力争形成一批创新改革亮点。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万勇召开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阮成发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构建全新的产业创新体系”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全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努力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行区、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示范区。
今年7月13日,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市委市政府将《试验方案》细化分解为137项创新改革试验任务,截至9月底,90%任务已经启动。
分年度扎实推进创新改革试验,我市2016年度确定了31项重点任务,聚焦三大产业、实施两大计划、推进三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上半年全市以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1%,高于全市GDP增速4.5个百分点;实施“创谷计划”,两批7个“创谷”全面启动建设;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3月份认定产生了首批60名“城市合伙人”,新推出一批外籍高层次人才便利化服务举措;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上半年,在汉高校交易额10万元以上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达到180项,工研院新转化12项科技成果;推进科技金融改革试验,试点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方案已形成;区级综合行政审批3.0版改革在全市铺开。
阮成发指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既要注重全面,又要善于抓住“牛鼻子”。他具体强调了当前要突出抓好的八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按照“五链统筹”的要求,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要理顺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围绕三大产业及其细分领域,分别确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的重点引进对象、配套政策、责任主体和时间表等,画出树状图和实施清单,逐条加以落实;二是针对转型升级中的突出问题,制定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要按照《试验方案》提出的“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等要求,围绕我市每个系统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拿出每个产业的具体化安排;三是制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四是深化“城市合伙人”计划,尽快认定发布第二批“城市合伙人”名单,与时俱进地动态优化调整人才政策;五是加快推进“创谷”计划,搭建更多创新平台和载体;六是大胆改革创新,破除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经济科技与人才等“两张皮”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七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以开放的理念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八是推动我市向国务院申请授权的25项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尽快落地,各主管部门要主动担责,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综合统筹管理的意见》,构建全市创新改革试验“一盘棋”工作格局。阮成发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每月例会制度,充实工作力量,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强力督办调度,加快推进全市创新改革试验工作。
万勇肯定我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开局良好、初见成效,《试验方案》顺利获批,组织保障机制初步建立,重点领域开始有所突破,同时要求认清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突破重点,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他强调,要牢牢把握国家要求的创新改革3年见成效和本年度任务年底结硬仗这“两个节点”;要重点在科技体制、科技金融、人才管理、财税体制、优化政务环境等五大领域的创新改革取得“五个突破”,形成“创谷”计划、“双创”示范基地、“城市合伙人”计划、区级综合行政审批改革全覆盖等“四个特色”;要抓好“五个结合”,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要与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的定位相结合,与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相结合,与近年来国家赋予武汉的一系列创新改革试点任务相结合,与国家新确定的产业基地、正在争取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相结合,与争取省内支持和市级简政放权工作相结合。他要求,强化督办考评,加快工作进度,做好今明两年重点任务的衔接,确保创新改革试验有序推进。
市领导龙正才、胡立山、杨汉军、刘英姿,武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忠、市政府秘书长彭浩与会。
(长江日报)
(武汉市商务局 2016-10-14)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