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摆脱速度情结巩固外贸回稳向好态势

“稳增长和调结构是外贸增长的两个轮子,一个都不能偏废。”12月26日,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在2016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召开期间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外贸从数量上说已经实现回稳,从质量上说正在逐步向好。

  2016年,外贸工作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度过,而且面临汇率波动、英国脱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摩擦案件频发、欧洲难民危机爆发等不确定因素,但中国外贸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完成了去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货物贸易出口增速高于世界贸易增长水平”的目标。

  据海关统计,1~11月,全国进出口额达21.8万亿元人民币,下降1.2%。其中,出口12.5万亿元,下降1.8%;进口9.4万亿元,下降0.3%。11月单月进出口实现正增长,自3月份以来出口季度降幅连续2个季度收窄,自8月以来进口连续4个月正增长。

  支陆逊表示,在数量逐渐回稳的同时,商品结构、贸易结构、区域结构等都在优化,外贸不断在创新中形成新增长模式,加快积蓄新动能,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对经济发展、就业和国际收支风险管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看,中国外贸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根本变化,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的竞争优势也没有根本改变。”支陆逊表示,2017年,外贸回稳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持续回稳向好的态势可以保持,但是面临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还会继续增多。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中国外贸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之中,外贸发展应当摒弃“速度情结”,要更加务实推动外贸增长“爬坡过坎”,这过程犹如浴火重生。

  “在当前情况下,更应当注重处理好外贸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支陆逊强调说,外贸稳增长是调结构的基础,没有稳定的增长,结构调整将失去后续动力。同时,如果没有结构调整,追求短期增长,将有后顾之忧,外贸增长也走不远,因此要把调结构放在外贸增长的重要位置。“将稳增长寓于调结构之中,加快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优势,这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局机电处)

(盐城市商务局    2016-12-29)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