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项目信息|石家庄军民融合创新科技园项目
1、主办单位
河北潘氏众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从事众创空间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房屋、厂房租赁及销售,物业管理,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创新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交流活动组织与筹划、企业孵化服务、企业管理服务的公司;同时也是从事石家庄地区规划、开发及运营工业园区的先行者,拥有园区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招商引资的丰富经验,有石家庄地区最专业的工业园区的运营管理团队。
2、合作单位
中国技术交易所(下称“中技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科院联合共建的技术交易服务机构。中技所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形式,由北京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北京中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注册资金2.24亿元。中技所坚持“技术+资本+服务”的创新服务理念,致力于打造“技术交易的互联网平台”、“科技融资创新平台”和“科技政策的市场化操作平台”,通过与经纪、咨询、评估等专业中介机构合作,为专利技术、商标以及其它知识产权以转让、许可、入股、融资、并购等多种形式转移转化的全过程,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专业化服务。
项目概况
为了服务河北省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及技术市场环境建设工作;为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提供支持;为服务石家庄市各高新技术园区的技术转移及科技招商相关工作。拟由石家庄市科技局牵头,河北潘氏众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中国技术交易所共同承建包含网络信息平台、技术交易一站式军转民技术服务大厅、配套政策在内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落在石家庄军民融合创新科技园。军民融合包括“军转民”和“民参军”两大板块,本项目以“军转民”为主体。“军转民”是指军事工业体系的科研技术成果转向民用、军民两用,以提高军事工业体系的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军转民”和“民参军”构成了“军民融合”的两大支柱,从而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可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计划由石家庄市科技局牵头为石家庄军转民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指导与政策支持,石家庄军民融合创新科技园提供场地。中国技术交易所提供专业服务。三方通过开放式合作模式,建设一个技术交易场所与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相互支撑,系统的科技奖励资助政策为辅助促进手段的专业化、规范化,覆盖面广,包含网络信息平台、技术交易一站式服务大厅、配套政策支撑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创建高新技术研发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平台;鼓励创新、鼓励发展轻加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中小品牌产生、发展、壮大的孵化基地;建立信息、资金、人才汇集的创业天堂。塑造“科技园区”概念,使园区获得科技增值,凸显项目特色,着力提升地产附加价值,促进工业地产与科技房产的结合,营造“科技型,知识型”工业地产概念,通过孵化器来形成园区的比较竞争优势。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裕翔街以东、和谐街以西、石家庄煤机厂以北,总规划面积为500亩,总投资为225000万元,全部为项目单位自筹。项目分为两期规划建设, 一期180亩,总建筑面积为259705.89平米。主要包括军民融合技术产业服务平台、科研楼、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中心、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标准厂房、员工宿舍及其配套措施。
项目市场定位
创建中技所军转民技术研发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平台、技术服务各项支持的平台;建立互联网电商交易平台,提高企业互联网+产业的高效生产和经营力。园区内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产生、发展、壮大的孵化基地, 为创业者提供完善便利的全方位科创服务。帮助企业从科技厅申请各类科学科技基金外,园区还会设立“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创新,缓解资金瓶颈;建立信息、资金、人才汇集的创业天堂。
建立中技所产业研究院,聘请技术专家、教授、学术带头人为名誉顾问,对军转民技术研发成果着力培训和技术扶持,定期举办园区企业技术、管理专题讲座和培训。
项目运营规划
鼓励入园企业的发展和上市,一是积极引入各项优惠政策,其中引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各项优惠政策,入园企业可以借助政策东风,快速发展;二是搭建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依托中技所在科技园区搭建的技术支持、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平台,为企业科技研发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帮助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建立互联网+云计算等网络平台,搭建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平台,为企业提供配套综合服务,促进业内合作交流。四是逐步形成企业快速孵化发展模式。通过完善园区集聚效应及企业孵化器功能,积极帮助入驻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并成功上市。
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一期建成后,预计可容纳200多家中、小、微型不同企业,可直接增加就业岗位5000多个,间接增加就业岗位近万人。所有企业年均营业收入可达25亿元以上,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以上,年利税可达8000万元以上,间接拉动地方产值2000万元以上。
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此为核心和平台整合周边信息产业资源,产生集聚效应,带动和辐射整个栾城区的科技信息产业发展,充分巩固和发挥栾城区在省会经济中的龙头和骨干作用,推动栾城区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地实现省级工业区战略发展目标!
联系人:高昆仑
电话:13731109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