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关系着国家的兴旺、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去年以来,我市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坚持绩效导向、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等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力促全市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优先保障,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2016年,我市财政足额安排资金5.52亿元,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安排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专项资金3322万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投入资金1.53亿元,支持校安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落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切实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投入资金1.2亿元,推动实施了主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同时,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去年投入资金7840万元,资助各类困难学生5.67万人次;筹措资金1.04亿元,落实了“三区”教师政策,支持“三区”人才建设,全力落实了“特岗计划”、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助政策,有效支持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及素质提升。
加大扶持,培育科技研发力量。去年以来,我市通过优化科技投入结构,筹集资金4200万元,重点支持了张杂谷研发推广、优质良种奶牛养殖和一大批现代工业研发项目,促进全市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的培育,着力提升主导产业创新能力。为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我市创新财政支持模式,通过设立天使投资基金,专项用于支持我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发展,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通过试行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支持方式,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吸引市外人才来我市创业、引导传统产业“有中生新”、支持众创空间等新兴科技服务业发展,持续加快专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增加投入,让文化之花在城乡绽放。我市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围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民体育健身等重大文化工程、农村文体综合广场改造,投入资金1.45亿元,初步建立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同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落实资金1.04亿元,推动新“三馆”建设工程,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投入资金7090万元,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和推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积极落实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用于泥河湾彩玉雕刻艺术产业园、野狐岭要塞军事文化体验区、涿鹿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等文化产业项目,有效推动了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张家口新闻网 2017-05-05)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