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北京“一窗受理”缩减企业跑腿成本

日前获悉,今年以来,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市商务委提出,凡未进入北京市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的外资企业的设立,审批改为备案,备案与工商登记“一窗受理”,大大缩减了企业的跑腿成本。虽然门槛降低,但信用监管大大提升,“双积分”事后监管手段,成为全国首创。


去年10月,市商务委的行政审批事项“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发生变化——由审批改成备案。简单一句话,却有大改变,对于任何一家想在北京成立的外资企业,必须提交合同章程、企业申请书、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股东资信证明、董事任命等十余份材料到商务部门审批。待审批通过后,方能得到一张批准证书,而后才可到工商部门注册企业。而审批改成备案后,95%以上外资企业设立与变更只需到商务部门备案即可,不再需要审批,时间成本大大缩减。


今年4月起,商务工商部门开始联动,在全国首创全程电子化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窗受理”模式,企业仅需在网上填写一张电子表格,即可同时完成工商注册和商务备案。据市商务委外资管理处的负责人介绍,据统计,“一窗受理”改革,可以让企业在商务备案环节减少重复填报事项达45%。


企业不再审批,就可直接注册,接近于“零门槛”的准入机制,是否会导致监管不力?市商务委推出了全国首创的事后监管方式,通过去年本市新建立的“开放北京”信息监管系统,本市创新性地对企业信用进行“双积分”,良好信息积“正分”,不良信息积“负分”。根据总得分情况,信用积分高的企业,将在一些政府事项的办理等众多方面享受鼓励;反之,如涉及违规违法由工商部门进行惩戒。


虽然企业设立的“门槛”大大降低,但是商务执法的监管力度却有增无减。保障开放的市场有秩序、下放的权力有规范。去年,全市共检查各类单位和商户14857家次,同比增加了14.2%,涉及26个执法领域。其中,实施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为275件,同比增加了63.5%;而简易处罚案件,即当场“开罚单”案件3725件。

(北京日报    2017-06-06)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