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一带一路合作铺就中老人民发展路幸福路

□ 本报记者 汤 莉

中国商务新闻网  7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老挝工贸部工业与贸易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十周年与中国老挝合作国际论坛在老挝万象举办。这是首个海外“一带一路”十周年主题论坛,来自中老双方近200名政商界代表共话“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老合作,并指出,中老铁路是中国和老挝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将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添砖加瓦。在中老铁路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牵引下,中老加快打造更加紧密的“一带一路”伙伴关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老合作历久弥坚,政治上高度互信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最大优势。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商务参赞赵文宇表示,进入新世纪,中老关系不断提质升级,中方愿意与老方一道深化合作,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和中国大市场,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进中老共同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中老铁路对加快建设中老经济走廊具有重要意义。老挝计划与投资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史提罗斯·拉斯福尼指出,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地区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经济合作水平,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老挝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以及生产力的提升提供机遇,将促进中老铁路沿线地区的发展和持续繁荣,改善老挝人民的福祉。老挝工贸部工业与贸易经济研究院贸易政策研究处处长昌帕苏克·维达冯也表示,中老铁路为老中贸易扩容提供了助力,老中贸易将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焕发更多的光彩。

“中老铁路不仅是一条铁路运输线,也是一把连通中国与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的‘金钥匙’,更是沿线人民开启幸福生活的‘金钥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共建“一带一路”给各国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中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标志性工程,给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机遇和希望。

展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老合作的广阔前景,不少嘉宾聚焦在农业农村合作领域。

为推动开展中老农业农村合作,《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丁刚建议,依托双方优势资源开展咖啡种植示范项目,推广先进的咖啡种植技术,培训农民咖啡种植和加工技能,提高咖啡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这一精品农业的生产方式还可推广至水果、蔬菜、坚果等其他农产品领域,并借助中国扶贫经验,通过小额贷款为双边农业合作注入资金,推动两地农民携手创业,寻求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

老挝农林部规划与合作司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英蓬·因塔冯建议,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老中农业合作,应不断加强双边边境贸易和边境林业合作,加强边境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注重打击边境地区非法采伐行为,保护边境地区森林安全。

在论坛闭幕环节,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对话老挝前副总理宋沙瓦·凌萨瓦,宋沙瓦在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老中两国的合作成果让全世界眼前一亮。其中,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中老铁路不仅在老挝、甚至在整个东盟都创造了工程和经济上的奇迹。宋沙瓦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进一步密切了老中政府间合作,更提振了两国社会各界增进了解、加强往来的信心。老挝人民的生活因为“一带一路”变得更好,这是对老中命运共同体最好的诠释。

(国际商报  汤 莉  2023-12-01)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