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26日公布了强化贸易救济措施的14项建议,旨在加强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政策的执行力度,对进口贸易不公平问题采取更为严厉的立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等“那些市场会受到政府控制的国家”。
建议取消给予单个外国出口企业在特定情况下的反倾销或反补贴豁免。
目前,美国政府对来自某一国家的某类进口商品实施反倾销或反补贴制裁后,如果该国单个出口企业能证明自己连续三年未发生倾销行为或连续5年未接受非法补贴,则可免受相关贸易制裁。
规定在相关部门作出反倾销或反补贴初裁后,受到制裁的企业只能以现金作为保证金继续向美国出口商品。
目前,对美商务部作出初裁但尚在调查过程中的反倾销或反补贴案件,相关企业可以以现金或债券作为保证金继续向美出口。
针对涉及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案例,改变目前计算倾销幅度时有关出口关税和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同时,采取新的计量方法计算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工资水平,使用替代工资水平以充分反映包括福利、税收等在内的所有劳动力成本。
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认为,这些新的建议将进一步增加美国政府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的频率。导致更高的反倾销或反补贴税率。
日本也于日前调整了反倾销裁定条件,准备开始挥舞反倾销大棒。
针对来自国外的不正当廉价进口产品,放宽申请反倾销调查的条件,以便于受侵害企业提出申请,政府受理并及时立案调查,采取反倾销特别关税措施。经产省称,一旦受理申请展开调查,裁定反倾销,采取措施的几率是70%至80%。
在新兴国家企业与日本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防止日本企业竞争力减弱,日本认为有必要放宽条件。
并且日本正在探讨仿效美国商务部在政府内设立专门窗口对应企业的申请需求。
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指出,日本也是中国的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未来的中日贸易预计将会受此影响,值得警惕。
( 2015-11-23)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