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闽粤赣十三地市党政领导第十九次联席会议在我市召开。光阴如梭,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闽粤赣十三地市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188亿元,同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64亿元,同比增长12.7%;地方财政收入2092亿元,同比增长11.1%。闽西南、粤东、赣东南区域合作十九年来,十三地市的经济取得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产业的互利合作,迎来了更为良好的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天地。
顺应潮流的区域经济合作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区域合作在地区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合则立,孤则寡。事实表明,闽粤赣十三地市区域经济合作顺应的正是这一潮流。如何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有更大作为,多年来,我市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幸福抚州的发展目标,“南昌远郊、海西近邻、红色苏区”的发展定位,“对接海西,融入南昌,建设向莆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吹响了“绿色崛起、跨越发展”的号角。特别是去年9月9日,省政府正式下发《关于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立足抚州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着力形成“一核三圈”产业发展格局,为抚州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抚州市参与区域合作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
多年来,我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经贸考察活动和互动交流。仅以今年为例,5月,我市在泉州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共签约项目24个,签约资金总额149亿元;6月,我市参加在广东梅州召开的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局长联席会议;8月,我市考察团赴鹰潭市就旅游文化产业合作进行交流;10月,我市参加泉州、莆田旅游推介会……除了市级层面,各市直单位和县(区)都加强与相关地市对口部门的对接互动,开展专题交流合作。
项目带动促区域合作升级
近年来,我市以项目为载体,借助各协作区的优势和特色,开发协作项目,拓宽协作领域,全面开展合作,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拉动投资增长,体现了区域协作成效。
鹰潭客商投资兴办中电投江西电力有限公司洪门光伏发电,于2014年11月正式签约运作,总投资5亿元;福建梅州客商投资兴建抚州恒力建材有限公司,2014年11月正式签约,总投资1.5亿元。福建泉州客商投资兴建临川龙鑫生态养殖有限公司,2014年12月正式签约,总投资4亿元……随着我市与十二地市区域合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转移到抚州,成为抚州发展的新动力。如今的赣抚大地,众多的赣闽合作产业园在县区扎根落户,海西物流园、现代物流集散区、抚北物流园等物流基地也正在抓紧规划与建设,广昌、东乡、南城、南丰等物流配送中心不断涌现。目前规划之中的南丰公路口岸作业区,抚州海关和检验检疫机构,抚州与湄洲湾、福州港、厦门港共建专属港区正加快推进。在铁路建设方面,我市与福建莆田市、三明市联手合作,积极向上级争取建设向莆铁路,使不可能变为可能。如今,向莆铁路已成为推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立足我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我市积极参与闽粤赣十三地市联手打造的无障碍旅游合作,在今年举行的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局长联席会议上,我市旅游局负责人与其他十二地市共同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构建旅游信息交流平台、策划推广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区域旅游知名品牌、规范区域旅游市场体系等方面深化合作。
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协作的同时,我市着力优化环境,拓展对外协作空间。在完善窗口建设、优化政务环境等基础上,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协作项目的扶持力度,使协作项目成功一个、带动一片。重点围绕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建成投产率开展督促检查,对招商活动中签约的项目,落实工作责任,指定专人跟踪,实行全程服务,力求做到签约一个、履约一个、建成一个、收效一个,巩固了区域协作成果。
( 2016-01-18)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