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天水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改进和加强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和《甘肃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4-2020)》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对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和总体水平,切实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加强标准化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手段,是提升产业发展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对于发挥地方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服务科学发展、全面转型跨越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原则,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参与、各方协调”的工作机制,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充分发挥标准在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快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标准体系,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二)总体目标。 
  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天水经济迈向更高水平。进一步促进标准化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率显著上升,重点和优势企业实质性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能力明显增强。标准化基础更加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等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标准信息平台、标准化专业人才培训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积极引导企业或单位承担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每年制定(修订)甘肃省地方标准3-5项,到2020年,制定(修订)甘肃省地方标准累计达到80个以上,力争使标准成为促进我市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农业标准化。 
  1.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围绕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制定农业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技术、安全卫生、检验方法、标志包装储运等标准,满足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加工、储存、包装、运输和流通等各个环节需要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实现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基本覆盖全产业链的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体系。 
  2.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以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按照“统一生产、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的实施与科技推广,把农业标准化融入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到2020年末,建成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2个以上,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2个以上,省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2个以上。 
  3.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农业与第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科技示范、产业孵化、培训交流、辐射带动、旅游观光等六大功能,开展良种选育、节水灌溉、新型栽培、循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二)工业标准化。 
  1.加强优势产业标准研制,推动工业强市战略。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能源化工六大优势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检验检测机构的专业优势,加强标准研制与科技创新,促进标准化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将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优势产品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实力。 
  2.发展新兴产业标准化,助推产业科学发展。以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形成产业或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和实施,实现重点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基本覆盖,形成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标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要标准研制,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引导中小型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企业竞争力。 
  3.夯实企业标准化基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以抓好强制性标准实施为重点,建立标准实施推广工作制度,积极引用标准和有效使用标准,增强企业标准化责任意识。建立企业执行产品标准登记制度,激发企业在标准化实施中的内在动力,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和经营。获得“甘肃名牌”产品企业应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引导企业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三)服务业标准化。 
  1.建立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扩大标准覆盖范围。建立覆盖金融、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和旅游、居民服务、文化产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的标准体系,为我市服务业规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按照“政府引导、行业协调、企业运作”的原则,在旅游、商贸、交通、电信、金融、保险等领域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带动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整体发展。到2020年末,培育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以上,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5个以上。 
  (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标准化。 
  1.深入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服务全市循环经济建设。加快节能、节水、节肥、节药、农业清洁生产、农业产品及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地方标准的制定步伐,推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 
  2.加快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标准化,不断完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社会为主体,涵盖全市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制定循环经济地方标准。积极组织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严格执行耗能限额、终端用能产品能效、建筑节能、交通工具燃料消耗量限制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3.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标准化。围绕建设万村整洁工程、千村美丽示范工程,加快生态系统保护标准化工作。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和林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保护标准以及集中养殖、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五)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 
  1.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按照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加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机关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标准,规范行政服务行为,提高办事效率。有条件的县区、社区和单位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2.完善城市建设管理标准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需求,推广应用数字市政建设、网格化管理等领域的技术标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天水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工作落实,将标准化工作纳入质量发展工作并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各县区也要相应成立标准化工作机构,大力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实施。 
  (二)加大经费保障,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各县区要加大标准化投入,将标准化工作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保证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设立“天水市标准创新贡献奖”,对承担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单位给予奖励。各县区政府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和扶持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 
  (三)加强标准化宣传和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标准化知识“进企业、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增强社会和公众的标准化意识,形成“人人学习标准、人人遵守标准、人人执行标准”的良好氛围。加快建设结构合理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加强标准化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建立健全专业齐全、满足需求的标准化专家库。 
     
                              天水市人民政府 
                                       2015年10月16日

(天水市政府    2016-01-22)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