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抓建设 强产业 补短板 金融精准支持乡村振兴的浙江实践

 “怎么样?没有闻到一丝异味吧?”《金融时报》记者刚一下车,杭州清波华腾牧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就满脸自豪地询问。这家拥有近2万头生猪存栏的养殖企业,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环保养殖方式,实现了生猪的无臭化养殖,完全不会影响周边的空气质量。

  在郁郁葱葱的青山绿树掩映下,几幢古朴优雅的徽派风格建筑吸引了我们的视线。难以想象,这个看起来如同寻常远郊村镇的地方,居然藏着一座占地面积近150亩的现代化高科技养猪场,黛瓦白墙下的养猪场与周边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展现出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清波华腾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于纳入市、区政府重点保供项目,政府投入了约7000万元支持企业的发展。”上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如此,由于企业总投资近2亿元,建设所需的资金总量大、建设周期紧,公司仍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压力。此时,余杭农商银行以“信用+抵押”方式向公司提供了5000万元的贷款,对公司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生猪、湖羊、水产品、食用菌、柑橘、杨梅……这些富民产业的发展均被列入2023年浙江省《关于2023年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意见》称,应完善农业全产业链“链长制”,培育食用菌、柑橘、杨梅、湖羊等50亿元级的省级特色链和茶叶、生猪、水产品、中药材等100亿元级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特别是对于生猪的增产保供,浙江省已连续多年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大力推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针对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需要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在浙江省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金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让金融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引导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之间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如何通过金融手段,激活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活力,支持其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如何依托金融,帮助相对贫困地区找准定位,瞄准短板,补足发展的后劲,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围绕这些方面,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和创新,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金融时报》记者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了解到,该行已会同省委农办等六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指导意见》,开展乡村全面振兴金融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期间(2018年至2022年),浙江省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保持逐年上升。截至一季度末,浙江省涉农贷款余额突破7万亿元,同比增长20.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6个百分点。支持优质农业龙头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乡村振兴票据推出以来,已累计推动15家企业发行乡村振兴票据79亿元。

  “尤其是在以低成本资金支持涉农主体方面,人民银行加大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力度,发挥人民银行低成本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信贷资金精准直达涉农主体,努力降低涉农主体融资成本。”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货币信贷处副处长杜国庆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浙江省累计投放再贷款再贴现资金3386亿元,居全国前列,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利率较其他贷款利率低1.2个百分点。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对农村地区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激励作用,累计落地激励资金107.5亿元。

  引领赋能 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进入新时代,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涌现出包括安吉县在内的一批优秀城镇化建设样本,金融则是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力量。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金融服务的普及和便利,金融工具的创新使用,都在为浙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接合部是公共服务供需错配的突出之地,也是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

  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的关键路径。

  在浙江省安吉县采访时,记者时常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为这座绿色现代都市所呈现的独特风貌而惊叹。徜徉在安吉县的大街小巷,整齐林立的高楼大厦和宁静优雅的住宅区相映成辉,凸显出都市繁华与宜居环境的完美融合。宽阔的道路、飞速穿行的高铁,为这个绿色县城留下现代化的印记。晶莹的玻璃幕墙映照着蓝天白云,绿树碧水像母亲般温柔地怀抱着整个城市,处处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进入新时代,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涌现出包括安吉县在内的一批优秀城镇化建设样本,金融则是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力量。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金融服务的普及和便利,金融工具的创新使用,都在为浙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

  “人民银行大力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融资需求,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新增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设立以支持县城城镇化建设为主的千亿元级信贷资金,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金融支持,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杜国庆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通过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人民银行大力满足城镇化建设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优化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无一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城镇化建设领域的信贷投放,为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浙江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5.0%,较上年同期上升15.7个百分点。

  据了解, 2021年,浙江安吉农村商业银行发放全国首笔竹林碳汇质押贷款。图为该行工作人员在了解毛竹林生长情况。  供图:安吉农商行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接合部是公共服务供需错配的突出之地,也是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

  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曾经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在尚未进行人居环境提质改善之前,区域里的一些道路一遇下雨天就泥泞不堪,马路两边堆积着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公厕、垃圾箱等卫生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就连充个公交卡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去城里办理。随着城市改造大力推进,过去的破旧房屋逐步被精致的公寓和商铺所取代,周围的环境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也变得干净整洁,逐渐向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地蜕变。

  “由于历史原因,石碶街道的‘城中村’大多基础设施配备不全、道路坑洼不平、排水不畅、缺乏垃圾存放场所,生活的不便让当地居民深受困扰,因此亟待更新或重建。农发行宁波市分行紧抓地方政府开展全域城市更新和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契机,提前介入项目谋划与融资方案设计过程,多次走访政府、街道、企业,全方位了解项目的实际需求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全力加速推进项目评审,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审批,多措并举促进该项目落地。”农发行浙江省分行基础设施客户处处长周海峰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道。

  2023年,农发行宁波市分行获批23亿元城乡一体化项目贷款,用于支持海曙石碶人居环境改善“共同富裕”提质项目,并于3月1日完成首笔2亿元贷款的投放。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金融时报》记者从农发行浙江省分行了解到,该行以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主动服务,强化保障,聚焦县域产业培育设施等重点领域,带动资金和力量向新型城镇化集聚。截至一季度末,该行共支持城乡一体化项目259个,投放城乡一体化贷款346亿元,平均贷款期限18.3年。

  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将愈发显著。下一步,应如何充分发挥金融的功能、优化金融服务与产品,以金融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们将综合运用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等政策工具,组织金融机构围绕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乡村建设、乡村人才等领域金融资源投入。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永续债等补充资本、资金,增强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杜国庆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激活催化  释放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活力

  农业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经济,还有助于带动旅游业发展,弘扬和保护地方文化,建设现代化农村。农业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迫切的金融需求,尤其是创新性、特色性较强的农业项目,更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时报》记者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了解到,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当地金融业全力满足农业特色产业的多元化需求。

  层层叠叠的茶树梯田,如同巨大的绿色波浪,沿着山坡蜿蜒起伏,远远望去,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阳光下,嫩绿的茶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黄湖镇地处余杭区西北部,是浙江十大名茶——径山茶的主要产地,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雨水使得这里成为理想的茶叶种植区。

  “每年春季是茶叶采摘的高峰期。在这个关键时刻,茶农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设备、雇佣劳动力,还要保证茶叶的加工和储存,这就使得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传统的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缺乏抵押物或是无法提供完善的财务报表等,难以向茶农发放贷款。余杭农商银行根据我们公司的融资需求,向我们提供了部分信用贷款,为公司融资打开了一扇门,帮助我们做大做强。”黄湖镇云顶农庄负责人、国家一级评茶师陈红炳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农业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经济,还有助于带动旅游业发展,弘扬和保护地方文化,建设现代化农村。农业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迫切的金融需求,尤其是创新性、特色性较强的农业项目,更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时报》记者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了解到,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当地金融业全力满足农业特色产业的多元化需求。

  “为了向农业特色产业提供更加贴心、专业的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抵质押融资模式,加大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活体禽畜、养殖设施抵质押贷款。大力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依法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积极盘活农业农村各类资源资产。”杜国庆介绍道。

  农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龚志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行积极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顺应城乡产业转移趋势,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商品市场、冷链物流、县域制造业等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在支持生猪产业方面,农行创新推广“生猪活体抵押贷”“生猪养殖圈舍组合抵押贷”“智慧畜牧贷”等特色产品,生猪产业贷款大幅提升。

  “为支持湖州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我们引导当地绿色渔业、特色果蔬、优质名茶等特色产业发展,以农业龙头民企为核心,发展订单式融资,创新推出‘水产养殖贷’‘白茶贷’‘湖羊贷’ ‘柑橘贷’‘民宿贷’等特色产品。”人民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郭正江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如何创新设计,让金融产品更贴近农业特色产业的实际需求?《金融时报》从浙江省多家金融机构了解到,他们正在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工程,实现科技对金融的深度赋能。如在松阳县浙南茶叶交易市场,运用区块链技术记录持有茶农、加工户、茶商的交易结算信息,实现交易数据去中心化存储,银行机构以银行卡交易数据作为贷款授信核心指标,向产品质量溯源管理的茶农、加工户、茶商发放纯线上信用贷款,实现无需抵押、秒批秒贷,有效解决了茶产业链主体规模小、缺少抵押物、银农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截至2022年末,丽水市累计发放“生态区块链”贷款2.23亿元。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丁河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也是著名的枇杷之乡。近年来,丁河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打造乡村共富工坊(包含手作工坊、农业果园、龙虾垂钓、鸬鹚捕鱼表演、露营基地等多个项目),促进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增加当地百姓的收入。图为6月28日,空中俯瞰塘栖镇丁河村。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攻坚创新 补齐山区26县发展短板

  在山区26县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作为突破口,正在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注入强大动力。产业是强县富民之本。针对山区26县造血能力不足等短板,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引导金融机构梳理每个县的基础和特色,引导各地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激发增长潜能。

  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和实践探索,浙江已成为全国区域发展最均衡、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省份之一。但浙江山区26县依然与全国、全省发展存在差距,其中一些县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山区26县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作为突破口,正在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注入强大动力。产业是强县富民之本。针对山区26县“造血”能力不足等短板,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每个县的基础和特色,引导各地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激发增长潜能。

  《金融时报》记者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了解到,该行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出台了《关于金融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聚焦乡村建设的薄弱环节,制定金融服务“一县一方案”,引导金融机构针对山区26县产业特色推出“三门青蟹贷”“仙居杨梅贷”“松阳茶贷通”等125个专项信贷产品,做大做强“一县一产业”。3月末,山区海岛县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5%,高于全省平均4.4个百分点。

  “为山区26县‘一县一策’定制金融服务,提出‘八项措施’增强省级平台服务支撑,全面深化系统内‘金融山海协作’,引导发达地区农商行的金融资源流向山区,支持飞地抱团、飞地经济项目,目前飞地抱团项目贷款余额18.22亿元。”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徐鹏峰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还与省农业农村厅签订《金融助力山区海岛县“一县一链”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承诺未来5年提供不少于100亿元信贷规模支持,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助力“一县一链”产业链发展和产业化升级。截至目前,26县农商银行贷款余额4598.91亿元,较年初增加317.85亿元,增幅达7.42%。

  在推动山区26县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金融的潜能还需进一步发掘。《金融时报》记者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了解到,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开展金融支持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找准山区26县和海岛6县产业特色和发展实际,深化落实金融赋能“一县一方案”,推动金融资源和政策集成。围绕“一县一业”,引导金融机构运用信贷、债权、股权、租赁等多种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支持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责任编辑:杨喜亭

友情链接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周萃 沈杭  2023-11-3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