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4日,债券通周年论坛在香港和上海同步举行,旨在庆祝债券通开通六周年,并探究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债券通机制的最新举措。
回顾来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演讲时表示,债券通在2017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时正式启动,到现在已经6年。债券通的启动,让境外投资者首次能够通过香港这个平台,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展望未来,陈茂波表示,香港会持续增强与内地资本市场的联结和互动,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和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积极贡献国家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高飞表示,以香港为重要中介,连接内地和国际金融市场,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为扩大中国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能量。
“在债券通开通六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内地、香港各方推动落地了便利投资的一揽子措施。一是拓展在华外资机构作为‘北向通’做市商;二是提供一篮子债券组合交易功能更好满足指数类投资者需求;三是优化‘北向通’结算失败报备流程。”高飞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持续深化与香港的务实合作,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继续稳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北向通”境外参与机构178家(按法人账户口径统计),日均成交量22亿元,其中,70%以上交易集中在3年期以下的债券;2023年以来,截至7月3日,已有超过800家境外机构主体通过债券通入市,日均交易已增至389亿元,3年期以上的中长期债券占全部交易量过半。
谈及债券通6年来不断向上发展的势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裁、债券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债券通公司”)董事长张漪将其归因于“贯穿债券通业务的开放性思维”。她表示,对国际惯例的尊重、对市场需求的重视和及时响应、对风险的有效管理等因素,使债券通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标杆性业务。
“所谓众擎易举,债券通的健康发展是与会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张漪进一步表示,持续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构建市场化、开放型金融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未来,我国将以更具活力、韧性的互联互通设施,以更丰富、适配的产品机制,以更具广度、深度的债券市场,更好满足各方投资需求。
“自2017年推出以来,债券通已成为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渠道。”立足香港市场,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债券通是香港交易所互联互通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中国的机会,同时,也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海外的机会。香港交易所期待与合作伙伴继续共同努力,支持中国市场的资本双向流动,连接中国与世界。
今年的债券通周年论坛以“守正创新、赓续开放”为主题,在三场主题讨论中,嘉宾主要围绕着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以及近期“互换通”上线展开分析与讨论。
债券通自2017年上线以来,一直是连接境内外金融市场的重要桥梁,也是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首选渠道。截至2023年5月末,债券通已经吸引了来自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79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按法人账户口径统计)入市,全球排名前100的资产管理机构中80家已顺利通过债券通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债券通公司表示,衷心感谢所有市场参与者在过去6年的鼎力支持,期待未来继续紧密协作,携手共进,合力推动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