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助力锂电池出口,大连自贸片区推出塑料周转箱循环使用监管新模式

中国商务新闻网 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大连自贸片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大连海关所辖金普海关的监管下,针对新能源电池企业推出“塑料周转箱循环使用监管新模式”。该模式下,企业可循环使用用于危险货物包装的塑料周转箱,包装成本大幅缩减,仅片区一家企业一年就节省费用高达4700余万元。

锂电池属于危险货物。按照现有管理规定,海关部门不能重复出具危险货物包装性能证书。因此在出口运输锂电池时,用来包装的塑料周转箱只能使用一次,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包装成本,还会产生大量塑料废弃物,与绿色环保的理念背道而驰。

针对这一共性问题,大连自贸片区与海关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对新能源电池出口包装箱循环使用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制定了“出口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箱循环使用检验方案”,推出“企业自检+逐批检验+抽查检验”塑料周转箱循环使用监管新模式。

在新模式下,用于包装锂电池的塑料周转箱每次返回国内经企业自检合格后,海关部门将按照新箱同等要求再次检验,并签发有效期6个月的性能证书。在有效期内,该批塑料箱可以再次用于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超期后,经复检合格还可再次循环使用。

“之前我们公司出口日本的锂电池使用塑料箱均为一次性使用,每次出口仅包装箱费用就超过100万元。而在新监管模式下,检验合格的包装箱可以循环使用。对于企业来说,除第一次需采购外,之后包装成本几乎‘零增加’。”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经理藤黎红说。

为了确保每一个包装箱都符合安全标准,海关专家还指导企业建立仓库管理系统,企业可以“一箱一码”查询每一个循环箱的身份信息和使用状态。同时,海关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全方位在线监管,密切跟踪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新能源电池海外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国内企业紧抓机遇扩大产品出口。据海关统计,2022年,仅大连自贸片区出口车用新能源锂电池就达15亿元,同比增长83%。2023年前三季度,片区累计出口车用新能源锂电池25.8亿元,同比增长130%;在新监管模式下,已有14万个塑料周转箱投入循环使用,其中约1万个已经是第3次使用。仅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一年节省塑料周转箱采购费用就达4700余万元。

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将继续加强与海关部门合作,助力“智慧海关”建设,结合片区储能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集群特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做好服务工作,助力企业扩大出口,拉动辽宁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放大大连作为面向东北亚、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开放合作门户作用,打造更优口岸营商环境,推动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冷晓汀)

(中国商务新闻网  冷晓汀  2023-12-04)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