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能源转型更受主权投资者青睐

 最新发布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显示,由于通胀居高不下且地缘政治和气候风险日益加剧,主权投资者正在调整其投资组合,以适应这一新的宏观环境。利率飙升和上市资产价格的大幅回调,导致大部分主权财富基金于2022年回报为负,绝大多数(86%)主权财富基金预计,未来10年的通胀将高于过去10年。因此,许多主权财富基金正在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对固定收益及私募资产的投资方式,并重拾对新兴市场的兴趣。

  该《研究》基于142位首席投资官、资产类别主管及高级投资组合策略师的观点,他们分别来自85只主权基金及57家央行,旗下管理的资产总额达21万亿美元。

  具体而言,《研究》提出,主权投资者对私募资产的热情不减,其中基建被视作未来5年整体而言最具吸引力的资产类别,超越固定收益、私募股权及上市股票。在基建方面,市场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兴趣十分浓厚:81%的主权投资者将其视作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领域,其次是能源输送和供给(65%)。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欧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及随之而来的能源危机造成的,后者引发了全球可再生基建需求的飙涨。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主权投资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地投资于能源转型。受访者强调,气候变化(66%的受访者提到)的影响及能源转型的财务成本(53%的受访者提到)是未来10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三大“最重大风险”中的两个,仅次于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风险。

  而在2017年至2023年间,制定有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ESG)政策的主权财富基金数量占比从46%增长至79%。ESG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最初源于气候驱动的长期风险回报——2020年,“改善回报”及“降低风险”是采用ESG政策的首要动机。然而,俄乌冲突体现出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加剧了能源安全的紧迫性,促使今年主权财富基金及央行采纳ESG理念的速度都达到了最快水平。

  此外,在过去10年,新一代主权财富基金大量涌现。其中大部分为发展基金,旨在推动经济增长与多元化。许多基金还专注于能源转型,而且对于部分基金而言,这已成为主要发展目标。总体而言,在设有发展目标的基金当中,65%旨在促进能源转型,这令其成为最普遍的目标,比例上领先于就业(59%)、GDP增长(57%)及社会责任目标(例如健康及教育)(57%)。

责任编辑:duphi
相关稿件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刘燕春子   2023-11-3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