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4日上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特别记者会,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并欢迎其他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是一次历史性扩员,也是金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性时刻,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呼应了发展中国家普遍意愿,体现了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决心。
金砖扩员表明新兴国家正在走到一起,共同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金砖国家虽然有着不同的历史,但各成员都对更加公平合理的世界秩序有着相同的诉求。去年,中国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启动了扩员进程。此后,中方一直同金砖成员一道,稳步推进扩员进程。这次扩员体现了金砖国家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决心,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在金砖合作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阶段,从“金砖五国”变成了“金砖十一国”,这11个国家壮大了在全球治理中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扩员后虽然金砖合作机制各成员国情不同,但合作共赢的精神让这一机制保持活力。在经济方面,金砖大家庭把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经济更好地联系起来,有力提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金砖合作机制诞生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时代潮流之中。“金砖四国”最初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因为这四个国家英文首字母组成“BRIC”一词,其发音与英文的“砖块”非常相似,所以被称为“金砖四国”。2006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长举行首次会晤,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序幕。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第二年南非加入,“金砖五国”(BRICS)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17年来,金砖合作机制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书写了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国家携手发展的精彩故事,成为南南合作的一面“金字招牌”:设立新开发银行,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制定《金砖国家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全力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务实合作涉及经贸、财金、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卫生、智库等各领域,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解决全球发展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扩员后,金砖合作机制在全球的代表性进一步增强。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比重从42%升至47%,经济总量从26%升至29%,货物贸易总额从18%升至21%。扩员之后,金砖的成色更足、分量更重。有着这样的体量,金砖合作机制在全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事实上,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砖国家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在此次金砖国家扩员前,已有40多个国家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其中,23个国家已正式提出加入申请。从提交正式申请国家的地区分布来看,主要来自拉美、中东、非洲、亚洲等地区,最后获邀加入的6个国家,均为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沙特和伊朗不久前在中国的斡旋下恢复外交关系,再携手加入金砖,为中东注入了稳定性。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大陆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阿根廷则是拉美国家的代表。6国的加入对金砖国家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促进金砖合作机制的转型升级,将为金砖合作带来新活力。
世界的多极化乃大势所趋。金砖合作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金砖扩员顺应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的热情和普遍意愿,也将提升金砖国家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促进南方国家间的合作提质升级,必将有力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有力提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同时,扩员可以增强金砖合作机制的实力和有效性,有助于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将为各成员在各领域开展合作创造更多机会,提高各成员应对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