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本轮加息虽已进入尾声,但却仍存悬念:美联储在剩余的4个月会否继续加息,未来的降息时点在何处,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近一段时间以来,虽然美联储内部“鹰”派总基调并未改变,但对未来利率走向不同声音有所增多。大致可以分为三大主张:一种是主张继续加息的“鹰”派,一种是主张保持利率稳定甚至降息的“鸽”派,还有一种是对加息态度模棱两可的中间派。
2023年已经过去大半,从最新的数据来看,美国新增就业继续维持低位,劳动参与率和失业率共同上行,同时,薪资增速略有下降,这凸显出美国经济复苏仍有韧性。但与此同时,美联储大幅加息之下的美国银行业风险、债务风险以及金融市场动荡风险,仍旧不容小觑。在遏制通胀、力促经济复苏、保持市场稳定方面,美联储显然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美联储本轮加息虽已进入尾声,但却仍存悬念:美联储在剩余的4个月会否继续加息,未来的降息时点在何处,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11次,累计加息幅度高达525个基点。在本轮激进、大幅加息下,美国通胀数据数月以来持续走弱,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更是跌至3.2%;但各界对其能否以及何时降至2%的美联储政策范围内,仍信心不足。早先,多名经济学家呼吁美联储提高通胀目标;国际货币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现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布兰查德也表示,当通胀率降至3%时,美联储应该停止紧缩政策,并将3%作为新的目标。一时间,有关美联储上调通胀目标的讨论甚嚣尘上。
在此背景下,近一段时间以来,虽然美联储内部“鹰”派总基调并未改变,但对未来利率走向不同声音有所增多。大致可以分为三大主张:一种是主张继续加息的“鹰”派,一种是主张保持利率稳定甚至降息的“鸽”派,还有一种是对加息态度模棱两可的中间派。通常来说,美联储每年定期召开8次议息会议,分别是在1月、3月、5月、6月、7月、9月、10月和12月。美联储会在9月、10月和12月最后3次例会上如何抉择,可以从其内部官员表态中一窥端倪。
8月2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鹰”声嘹亮。他表示,美联储准备在适当的情况下进一步加息,并将货币政策维持在限制性水平,直至有信心通胀率朝着设定的目标持续下降。他强调,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是美联储的职责。经过过去一年大幅收紧货币政策,通胀已从峰值回落,但仍然过高,美联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即将召开的货币政策例会上,美联储将基于最新数据评估经济前景和风险,并谨慎决定是否再次加息。
8月26日,克利夫兰联储梅斯特表示,遏制通胀可能需要美联储再加息一次,然后“一段时间”不加息。梅特斯表示,美联储下一次加息可能是最后一次加息,“不一定是在9月,但我认为会在今年”。梅斯特还表示,她在6月也曾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降息,但当她和其他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在9月的利率制定会议之前提交新的预测时,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
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近日表示,需要时间将通胀率降低到2%的目标水平,美联储还有更多工作要做,必须保持耐心和坚定;已见到有良好迹象显示美联储的工作正取得预期效果;美联储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加息,也可能已经接近可以持稳利率的节点;提前绘制出加息路线图并没有什么帮助;当前无法对利率峰值位于何处给出明确信号;美联储极有可能不得不将利率维持一段时间。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则认为,今年夏季美国经济重新加速可能会推迟美联储结束加息的计划。这可能给通胀带来上行压力,阻碍通胀回落进程,进而影响美联储调整政策方向的时间点。
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表示,如果美联储在实现2%的通胀目标之前,就考虑改变这个目标,那么美联储可能会失去信誉。“2%不是什么我们永远无法触及的数字,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巴尔金表示,可能允许降息的标准包括观察通胀何时逐月降温以及观察已经稳定的需求情况。费城联储主席哈克8月也表示:“我相信,美联储在对抗通胀和提振经济方面取得了进展,可能已经到了维持利率不变的位置。”美联储理事鲍曼却表示,通胀率仍明显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为了完全恢复物价稳定,美联储可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