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比亚迪披露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这家新能源汽车龙头上半年实现营收2601.24亿元,同比增长72.72%;实现净利润109.54亿元,同比增长204.68%,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说明比亚迪成长性非常强。
对比比亚迪头号对手特斯拉上半年17.9%的汽车销售毛利率,比亚迪汽车及相关产品毛利率达到超过20%,成功实现了逆袭。其中,比亚迪汽车及相关产品营收达到2088.24亿元,同比增长超九成,而这一业务营收占比已经达到80.28%。比亚迪汽车的毛利率首次超越特斯拉,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意味着比亚迪与特斯拉同样具有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为142.46亿元,同比增长120.20%,超过了109.54亿元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亚迪在半年报中称,主要是本期职工薪酬和物料消耗增加所致。
在汽车销量方面,据比亚迪公布的产销报告,2023年7月,比亚迪生产整车约27.24万辆,年累计生产约154.80万辆;7月销售约26.22万辆,1至7月,累计销售约151.78万辆。
然而,还不止于此,比亚迪近日又出大招。
2023年8月28日,比亚迪及其控股子公司比亚迪电子同时发布公告称,比亚迪电子与捷普新加坡签署了收购框架协议,将以约158亿元(约合22亿美元)现金收购捷普新加坡位于成都、无锡的产品生产制造业务,含现有客户的零部件生产制造业务。
消息一出,捷普股价当日拉升8.86%,至112.37美元。比亚迪电子最初下跌9%,但在下午逆转,收盘时,比亚迪收盘上涨0.7%。
比亚迪相关人士表示,这是比亚迪目前最大金额的收购案。此前为比亚迪收购易安保险,收购价格约为35亿元。对于这笔收购,捷普CEO也称这是捷普史上最大并购行为。捷普公司股票在今年5月至7月中旬,涨幅已经超过50%。
捷普集团成立于1966年,是总部设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世界500强企业,系全球第三大电子合约制造服务商。凭借PCB电子电路板,捷普于1998年登陆了纽交所。1999年,捷普因为收购了一家成立于香港的企业GET制造而得以进入中国市场。从1999年到现在,捷普并购重组的企业/业务超过10家。
根据官网介绍,捷普集团2012年落地成都,布局手机、平板电脑、家电等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捷普电影(成都)是捷普在中国最大的工厂之一,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扩张的可能。本次比亚迪收购了捷普位于成都和无锡的产品生产制造业务。而在苹果公司公布的供应商名单中,捷普集团的四川、江苏、广东及河北是苹果的零部件生产地。
捷普首席执行官科恩·威尔逊表示:“如果交易完成, 收益将使公司能够加强以股东为中心的资本框架,比如逐步增加股份回购。此外,还将让公司有机会进一步投资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医疗保健、人工智能云数据中心和其他终端市场。”
据记者了解,比亚迪电子及捷普新加坡将通过另行签订最终协议,确定收购交易的最终交易对价、交易方案、交易条款、外部审批、卖方的重组方案以及交割程序等。收购价格还将受制于交割账户调整机制,包括对现金、负债和净营运资金于交割前后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